眉县金渠镇宁渠村是一个具有268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村,位于眉县县城东南七公里处,河营公路穿村而过,距310国道不到一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1080户,4150人,总耕地面积6900亩,其中主导产业猕猴桃面积6500亩,人均面积达1.5亩。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70元。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村;全省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市级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该村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发展猕猴桃产业促农增收为重点,全力振兴乡村产业,示范作用逐步显现。

1

狠抓农业产业规划


结合脱贫攻坚制定了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民培训提升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发展猕猴桃6500亩,人均1.5亩,其中徐香猕猴桃3800亩,海沃德猕猴桃2600 亩,红阳猕猴桃100亩,品种结构合理。

2

狠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该村近年来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项目,国家财政累计投资3400余万元,建成72眼机电井、铺设低压输水管道40余公里、衬砌渠道9余公里;水泥硬化田间道路12余公里、砂石化田间道路29余公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20个;建成微喷节水灌溉示范田2000亩、滴灌示范田2000亩;按照四统一(统一株距、统一品种、统一架材、统一树形)模式完成猕猴桃架材改造1000亩;实现水肥一体化310亩,建成智慧农业120亩。全村690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路、井、渠、电、管网全配套,农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3

狠抓猕猴桃标准化生产


该村以猕猴桃产业技术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为依托,积极邀请西农大猕猴桃试验站、眉县果业技术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猕猴桃作务技术培训,年均培训10余场次,参与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全村中、初级职业农业达到60余人,使得猕猴桃生产十大标准作务技术得到全面推广,病虫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得到充分利用,猕猴桃果大质优,果实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建成标准化示范园3个,面积3000亩,发展猕猴桃订单生产3500多亩,建成了猕猴桃千亩观光园,成为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观摩点之一,每年接待国内外领导、专家、技术人才和职业农民万余人前来参观,带动了全县猕猴桃绿色、无公害、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宁渠村猕猴桃品牌知名度,被命名为全县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村和县校合作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村。

4

狠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该村针对猕猴桃主导产业实际,积极鼓励引导广大村民从猕猴桃产前农资配送、产中服务、产后销售等环节发展各种类型农业经营实体,服务猕猴桃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发展眉县金渠镇宁渠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眉县金渠镇小涛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等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建成猕猴桃保鲜冷库100座,总库容6500吨,有力延长了猕猴桃销售期;发展猕猴桃农资销售点8个,实现了农资配送到田间地头;发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1个,猕猴桃社会化服务达到3500亩;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金桥果业托管猕猴桃450亩,实现订单销售3500亩;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发展电商、微商20余户,吸引物流配送点9家,实现物流配送全覆盖,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猕猴桃,全村猕猴桃网上销售达到三分之一。全村具有劳动能力的2800人中有80%以上人员从事猕猴桃产业工作,仅猕猴桃单项收入人均达到1.4万元以上,猕猴桃已成为该村群众致富的“金蛋蛋”。


扫描关注猕猴桃微信公众号1
微信公众号码:sldmht
微信公众号名称:十里地猕猴桃

点赞(2) 打赏

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